石阶遇险命悬线 白衣执甲焕新生 ——河北一洲肿瘤医院用行动诠释“白衣天使”的力量
河北一洲肿瘤医院门诊楼前,一位坐着电动轮椅的患者家属正准备下石阶,忽然一个踉跄,整个人连同轮椅重重摔倒在地,汗水瞬间浸湿额头,呼吸急促、意识模糊……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在场的人都紧张起来。而就在几分钟内,一场争分夺秒的生命守护有序展开——河北一洲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二科护理团队,第一时间响应、紧急调度、多点协作,将原本可能酿成悲剧的突发状况,稳稳地化解在无声处。
阳光洒进河北一洲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二科的病房,像往常一样,护士们正在忙碌穿梭,21床的王丽(化名)正安静地输液。
她的丈夫张伟(化名)坐在床边,脸上挂着疲惫却温柔的笑意,轻声与她说着话:“没有水果了,你想吃点什么?”
“桃子吧,正当季。”
午饭后,张伟操纵着电动轮椅出了病房,准备到不远处的水果摊买些当季的新鲜桃子。
可谁也没有想到,突发的意外就发生在医院门诊楼前的石阶上。刚准备下石阶,张伟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眼前一黑,整个人连同轮椅重重摔倒。豆大的汗珠爬满额头,身体抽搐了一下,就昏了过去。
导诊台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冲上前查看,试图唤醒他。
“二科……”张伟费力地吐出两个字,声音几乎听不清,再多的问题已经无法回答。
导诊员立刻反应过来,迅速拨通放射治疗二科护士站的电话。
听到电话那头急促的通报,放射治疗二科护士长李大琳直接放下手头工作,带领值班护士飞奔赶往现场。
“张伟是王丽的丈夫!”一到现场,李大琳立刻认出倒地男子,眼神陡然紧张。她蹲下查看病情,一边嘱咐人手小心协助移送,一边调度科内资源启动应急流程:联系诊室、安排检查、协调收费窗口,同时安排护士留守病房,稳定王丽情绪。
这一刻,科室像一台默契运转的机器,所有人都没有多余言语,只有迅速而果断的行动。护士张云凤冲到收费窗口开通绿色通道,郭雨和刘佳推着担架护送张伟直奔CT室,赵燕则留下来握着王丽的手,轻声安慰她:“别担心,我们在全力处理。”
就在检查启动之际,王丽颤声告知护士:“他做完脑出血手术不久,刚出院第三天……”这一消息让护理团队神经瞬间绷紧——是否为术后血肿复发?是否颅内再次出血?是否已影响认知功能?
时间变得紧迫,医院多部门协作高效推进,十几分钟后,CT结果出炉:原手术区域仍有部分未吸收血块,这次跌倒使其位置发生移位,继而引发了颅内压升高,导致严重头晕、呕吐甚至意识模糊。
值得庆幸的是此时张伟生命体征还算平稳了。
此时,张伟的儿子从家里赶来,看到自己母亲有护士在旁寸步不离陪伴,父亲身边有护士全程陪送检查,且父亲病情相对平稳下来,难掩激动之情:“谢谢你们!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张伟最终因抢救及时、干预得当,成功脱离危险。
十多天后,王丽出院,张伟病情也已经稳定。临别之际,王丽手捧一面锦旗,走进放射治疗二科护士站,眼中满是感激:“要不是那天你们果断出手,不敢想象后果会怎样。你们不仅照顾了我,还救了我丈夫的命!”
那面锦旗上,写着十四个大字——“石阶遇险命悬线,白衣执甲焕新生”落款:敬赠河北一洲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二科李大琳护士长及全体护理团队。
护士长李大琳接过锦旗,微笑回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看到您和家人平安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一场突发事件,不仅考验着护理团队的专业反应力,也再次印证了“一洲护理”体系中多岗位协同、高效联动机制的成熟与可靠。从发现到判断、从调配到陪护,每一个动作、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在与时间赛跑,守护生命。
窗外阳光正好,病房里一切如常。而那些被紧急按下的“应急键”,那些来不及多说的“我在”,正是这个团队最动人的底色。在患者最无助时,冲得上去。在生命最脆弱处,守得住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