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一洲肿瘤医院!

医保定点医院

肿瘤三级医院

质子治疗

竭诚为每一位患者提供高标准、高品质的医疗服务!

53岁男子食管癌多发肝转移!30余次质子治疗,原发和转移肿瘤均被完全消除

发表时间:2024-03-01

我国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国家之一,患者人数占全球的50%以上,尤其是年龄在60以下的男性,肝癌占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

肿瘤患者的死亡多是由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所致。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脏器,血液供应丰富,不仅肝脏的原发肿瘤易发生肝内或肝外转移,肝脏也是其他很多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部位。

转移性肝癌,又称继发性肝癌,是指全身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肝脏而形成的肿瘤。

在恶性肿瘤的发展过程中,有25%~50%的原发肿瘤会转移至肝脏。

据统计,肝转移肿瘤的发生仅次于淋巴途径的转移。

在全身各个部位中,以消化道及盆腔来源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肝脏较为常见,包括胃、小肠、结肠、直肠、胆囊、胰腺、前列腺、子宫及卵巢等;

而甲状腺、乳腺、鼻咽部、肺、肾等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至肝脏的也不少见。


01

质子治疗肝癌

5年局部无进展率超85%


手术是多数早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不能手术。

放射治疗是不能手术肝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

肝癌细胞对放射线比较敏感。

但由于正常肝脏组织的耐受剂量比较低,限制了X射线放疗技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尤其在多发性肝癌患者中。

质子射线可以给予肿瘤较高剂量的同时明显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


跟X射线相比,质子治疗技术能更好地保护正常肝脏组织。

相关研究显示,在原发性肝肿瘤中,质子治疗肝细胞癌显示出了良好的结局,其中5年局部无进展率超过85%[3]。

还有一些研究报道,质子治疗减少了不良事件。

一项二期试验中,质子治疗期间的急性毒性很小,仅包括1级红斑和轻度疲劳,没有急性毒性破坏质子治疗。


02

53岁男性确诊食管癌

伴3个肝转移


《International surgery》曾报道了一例质子治疗食管癌肝转移的病例。


一名53岁的男性因胃灼热和窒息就诊。

他接受了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发现了食管胃交界处和上胸食管癌。


此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发现多发性肝转移和纵膈淋巴结转移。


有3个肝转移,S2为45.5mm,S4为67.5mm,S6为48.3mm和1个纵膈淋巴结转移。

常规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肿瘤标志物水平)正常。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显示氟脱氧葡萄糖(FDG)在肝脏(S2/S4/S6)和原发癌的胃食管交界处、上胸食管和左侧锁骨上淋巴结积累。


基于这些结果,该患者被诊断为下胸食管T3N1M1(肝脏)IV期和上胸食管T3癌,计划行化学治疗。


03

30余次质子治疗

所有肿瘤均被完全消除


使用世界卫生组织实体瘤反应评估标准来评估化疗的价值。

然而,四个疗程的化疗后仍然存在疾病进展。

因此,调整治疗方案为质子治疗联合化疗。

质子束通过两个倾斜端口传递。

首先,原发肿瘤和左侧锁骨上淋巴结和S6肝转移分别接受了31次总剂量68.2Gy和30次总剂量66Gy的治疗。

接下来,给予化疗。

最后,用30次总剂量66Gy的质子治疗处理S2/S4肝转移瘤。

在质子治疗联合化疗约2个月后,PET检查显示每个肝转移部位、原发肿瘤和纵膈淋巴结中的FDG积累消失了。


CT和PET显示所有靶病灶,S2、S4、S6和上纵膈淋巴结均被完全消除。

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显示非靶病灶(上胸食管和胃食管交界处的原发肿瘤)也被消除了,因此食管癌完全缓解[3]。


没有跟治疗相关的急性或晚期毒性。

总的来说,质子治疗是高度先进的医疗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具有极好的效果,为现今的癌症患者提供了一个新希望。


参考文献

[1]张建光,黄术林,赵继国等.多发性肝癌质子放射治疗剂量学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7,24(16)
:1162-1165.DOI:10.16073/j.cnki.cjcpt.2017.16.010.

[2]刘云.转移性肝癌没那么可怕[J].肝博士,2018,(02):49-50.

[3]Muroi, Hiroto, et al. "Effectiveness of proton beam therapy on liver metastases of esophageal cancer: report of a case." International surgery 100.1 (2015): 180-184.

[4]Fukumitsu, Nobuyoshi, et al. "Proton beam therapy for metastatic liver tumors." 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 117.2 (2015): 32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