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关注肺部健康,防治结核与肺癌
2025年3月24日是防治结核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全面行动、全力投入、全民参与、终结结核”。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影响肺部健康,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重大传染病之一。与此同时,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二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研究表明,结核病患者患肺癌的风险可能高于普通人群,二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存在潜在的关联性。
结核病与肺癌:两种肺部疾病的复杂关系
症状相似,易混淆,警惕误诊与漏诊
结核病与肺癌在早期阶段可能表现出类似的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消瘦、发热等,这使得两种疾病在初期较难区分,容易导致误诊或漏诊。例如,肺结核患者的病灶可能与肺癌的影像表现相似,而部分肺癌患者在影像学检查中可能表现为结核样病变,给诊断带来挑战。因此,对于长期咳嗽或肺部病变不明原因的患者,应进行详细检查,包括痰菌检测、影像学检查(如CT、PET-CT)、病理活检等,以确保准确诊断。
肺结核可增加肺癌发生风险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长期肺部慢性感染和炎症可能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之一。肺结核可导致肺部组织长期处于炎症状态,部分患者在治愈后仍可能遗留纤维化病灶、钙化灶或慢性炎症,这些病变可能成为肺癌的潜在发生部位。此外,结核分枝杆菌可能通过影响细胞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突变和肿瘤形成。研究表明,既往有肺结核病史的人群,其肺癌风险可能比普通人群增加1.5-2倍,特别是在长期吸烟、空气污染暴露或存在职业性粉尘接触的情况下,肺癌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上升。因此,肺结核患者即使治愈,也应定期进行肺部健康检查,以防后续病变。
科学防治:结核病与肺癌的双重防护
加强结核病预防,减少肺部慢性炎症
预防结核病的关键是阻断传播途径,提高免疫力。接种卡介苗(BCG)是儿童预防结核病的重要措施。
在人群密集场所(如学校、工厂、办公室等)应保持空气流通,避免长期处于密闭环境中。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减少飞沫传播风险。
定期肺部健康筛查,提高早诊早治率
长期咳嗽、咳痰、咯血或胸痛的人群应及时就医,接受肺部CT检查。
既往有肺结核病史的人群,尤其是50岁以上、有吸烟史或职业暴露史者,建议每年进行低剂量螺旋CT(LDCT)筛查,以早期发现肺部异常。
关注高危人群,强化健康管理
吸烟是肺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结核病患者若同时有长期吸烟史,患肺癌的风险更高,建议尽早戒烟。
长期接触粉尘、有害气体(如石棉、煤烟、甲醛等)的人群,应做好职业防护,减少肺部损伤。
结核病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的同时,需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肺部病变进展的可能性。
提升肺部疾病防治水平,助力健康中国
河北一洲肿瘤医院在肺部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致力于为患者提供精准化、规范化的诊疗服务。医院配备PET-CT等先进设备,可对肺部异常病变进行精准筛查和鉴别诊断。此外,医院质子治疗中心可为符合适应症的肺癌患者提供精准放疗方案,在减少正常肺组织损伤的同时,提高治疗效果。
在这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肺部健康,提高结核病和肺癌的防治意识,加强早筛早诊,共同推动呼吸道疾病防治事业的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
推荐视频
-
质子治疗前列腺癌相关放疗指南及应用现状
-
质子治疗前列腺癌